“九千多贯什么概念?陪嫁七八百万!”伍爱华不到不感慨道:“按照苏辙和苏轼的人品,应当不至于对女儿侄女过于偏心,大体上应当是一碗水端平的,所以相当于苏辙嫁女儿,花掉了三四千万,他们毕竟只是当官,不是经商能手,两人还都是清官好官,家产全没了也很正常。”
苏轼这时候已经非常同情苏辙了:“五个女儿,弟弟你也不容易啊,实在不行,哥哥的钱就给你用吧。”苏轼对弟弟还是很慷慨大方的。
苏辙:“呜呜呜哥,儿女都是债,我一定少生一点。”
“苏轼那时候写信给好朋友章惇哭穷,说‘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伍爱华说着:“不过这一烦恼不止苏家兄弟有,宋朝不少名人大臣都有,就连皇帝也不可避免,据说宋神宗就抱怨过自己嫁一个公主要花七十万贯,宋史也有记载,但是公主出嫁的嫁妆是皇子成婚的聘礼的十倍。”
“七十万贯,大概花销五六亿,不过想想,这可是一国公主,也就还好?”伍爱华说着:“赵宋王朝某些算得上明君的皇帝还是比较顾惜民力的,虽然公主可能多则二三十个,但是人家印度首富子女婚嫁花费都不止十个亿了呢!我们中原的皇帝,还比不过身毒的豪商吗?”
【笑死,说起有钱程度,确实比不过】
【不仅比不过身毒的富商,可能也比不过扬州苏杭的富商】
【就古人那个监管和管理水平,皇帝想要赚印度首富那么多钱可不容易,管不过来啊】
【果然生产力越先进,上层统治者不做人的情况下就越反动,赛博设定诚不欺我】
“赛博是什么?”不少人一头雾水:“好像已经是第二次提到了?”
宋朝大臣譬如欧阳修等人都气得脸红:“官家那是爱民如子!怎么能拿富商来侮辱官家?!”
伍爱华可听不到古人的骂声,这时候还继续说道:“不过说起来,他们也不算很亏,毕竟在宋朝的时候,妇女还有财产权,嫁妆归妇女个人所有,公婆、丈夫、子女、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能随便侵占,所以这钱就是给女儿的。”
“这可能也是明清时期都是典妻给单身汉生子或者将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