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明远也在大苏送信的挚友之列,但是苏轼的信上却多了些嘱咐——
与苏轼随行,一起从杭州上汴京的还有两人:史尚和萧扬。
史尚如今已经在各家海商、金银钞引铺、钱庄中拥有良好的声望与丰富的人脉,是业界首屈一指的大管事,手握明家多处产业的管理权。这次史尚上京,是来与明远商议,如今遍布各地的钱庄和金银钞引铺日后该当如何配合宋廷所设的金融司的。
至于萧扬,则是苏轼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敢将他置于视线之外。因此苏轼转官,便也将萧扬带回京城,交给明远。
也就是说,萧扬此人该到底如何安置,最后还要听明远的。
苏轼为人洒脱大方,在萧扬这件事上却非常谨慎,可见对此人足够上心,令明远心中暗暗感激。
很快,他就见到了史尚与萧扬。
两人在南方和在海上待的时间久了,皮肤都被晒成了健康的黝黑色。
史尚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簪花,每日鬓边的花从来不重样。
而萧扬也已经完全看不出北方辽人的半点特征,他连口音都带上了浓重的杭州腔。
在明远看来,萧扬比以前开朗得多了,行事也颇为沉稳,在商业上颇有心得,有时史尚不在,萧扬也能独当一面。
另外,如今萧扬在杭州也是个小小的名人:离开之前,萧扬已升任蹴鞠冠军队杭州府学联队的队长,是远近闻名的“杭州萧扬哥”,这名声近日都已传到京城来。
到汴京的第一日,萧扬还在汴河船上,就露了一手凌空接球,让不知何处飞来的一枚蹴鞠稳稳地停在脚面上,引得在大虹桥上围观的汴京百姓一叠声叫好。
萧扬却表情冷酷,仿佛这个动作对他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着实没什么特别的。
明远:看来“萧扬哥”的美名很快就要传遍京师了。
辽主应该不会想到他一直在暗中搜寻的失踪太子,竟是在汴京市井中被人人传颂的蹴鞠高手吧!
暂时安置了史尚与萧扬,明远深夜将苏轼与种师中两人一同请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