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是多做多错,人家刚刚投诚,当然求稳为先了】
“清朝选拔官员采用的也是科举制度,当然,除了科举之外也有其他补充制度,例如举荐、恩荫、捐款,但是科举才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都是小打小闹的补充。”
“清朝的科举和明朝的科举设置基本一致,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参加者首先要获得秀才功名,也就是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会试参加者需要举人功名,也就是通过乡试,在古代,举人已经可以通过关系或者捐钱做官。”
“通过会试的,被称为贡士,马上参加殿试,通过后可以获得进士或者同进士功名,前三名直接授官翰林院,其他人则要再通过授官考试来确定职位,这一场就不是才学的比拼,而是家世、大腿、钱财的比拼了。”
“当然,如果当不了官也不用太失望,家里有钱的话,回家建一个园林,写一本随园食话一样的美食著作也不错,毕竟除了满族人,清朝大臣升官的速度都不怎么快,只要年轻,过三年再考也行。”
【清朝是满族人升官快?我还以为是跟对皇子才能升官快哎】
【对啊对啊!李卫就是一个小吏升成的封疆大吏吧?】
【清朝不是明朝嫡长子继承制这种没法下注的朝代,从龙之功哎,谁不动心?】
【自古太子都要死,看你和你爹谁先死了】
【总结经验,一般爹活的太久的,太子和隐太子都不太好过,康熙活的太久了,雍正要是和他爹一样能活,说不定都没有乾小四什么事了,毕竟他爹也不是很满意他,只是没得选,但是再活二十年就不一样了,殊不见汉景帝废长立幼?】
清朝唯一的太子脸色不太好看。
相当于太子的宝亲王脸色也不太好看。
“在对于官员的考核上,清朝继续采用了明朝的考核办法,称为考满法,三年考核一次,有四个项目需要考核,分别是才、守、政、年,均分为三等。”
【年是什么意思,考核年龄不成?】
【你还真没猜错,就是考核年龄,分为老中青三个档次】
【什么年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