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觉得,宋朝是增设了税收种类,所以才获得了更多的税收,”伍爱华摇头道:“但是事实上,宋朝是继承了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
“宋朝主要的税收其实是来自于田税和丁税,另外就是继承自五代十国时期设立的杂税。”
“之前我们说过,田税是以田地大小为标准,宋朝在这基础上,上人按照有无田地分为主户和客户,”伍爱华详细解释道:“主户要承担赋役的义务,客户则不需要缴纳田赋。”
【这么说来,汴京的市民几乎都不需要交田赋了?】
【难怪汴京那么多人讨生活】
“对于有田地的人,宋朝也给他们划分了等次。”
“一等户代表大地主,一般家里有田三公顷以上就算大地主,三等户则是占地一公顷以上,占地不足一公顷的,都是四等和五等户,在宋朝都不算地主。”
【妈呀,一公顷以上就算地主了?那我们那些年看的乡村文学又算什么?我还以为地主都是大红灯笼和活着那种土老帽】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地主确实很有钱啊?感觉超过了一公顷吧?】
【人家何止一公顷,一公顷是一万平方米,就是一个一百米乘一百米的正方形,这么一说,是不是其实也不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