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浮两岁,也处于适合生育的年龄,所以才顺利生下第一个健康的儿子。”
“后来,康熙二十一岁生下第二个活到成年的儿子,二十四岁第三个,这之后几乎每年都能生一两个健康的儿子,生育高峰一直持续到了三十一岁,直到三十三岁生了第十三个,三十五岁生了第十四个,三十五岁之后,就算康熙的后宫有很多年轻健康的妃嫔,他的生育频率也没有那么高了。”
伍爱华按照之前拉出来的年龄表格说道:“在那之后,康熙四十岁才生了第十五个,四十二岁第十六个,四十四岁第十七个,四十八岁第十八个,四十九岁第十九个,十八十九还都夭折了。”
“这些数据还没有加上公主,主要是康熙中后期的公主生卒年没有那么明确,所以我就没有列举出来了。”
“而在序齿的十七皇子之前,康熙只有两个儿子没有活到成年,儿子简直多到不值钱,随机馋哭小一半的皇帝。”
伍爱华一直口头说理论,古人都是知道但是没那么在意,毕竟大家都是早早结婚,也没听说有多大的问题啊?
等到伍爱华把数据直接列出来了,大家对比一下康熙生孩子的年龄,才发现原来真的影响很大!
要不怎么说数据是最具备说服力的呢?
伍爱华之前长篇大论,大家无可无不可,伍爱华一说康熙,大家都正视起来。
伍爱华:早知道早点把康师傅拉出来说一说了。
古代位面,康熙也是不解了:“古往今来帝王那么多,孩子生的多的也不止朕一人,怎么天幕就把朕的生育岁数拉出来说了?”
青年康熙则是心里一定:以后自己还会有很多儿子,皇位必定不会因为继承人不稳固了。
青年时期的康熙,死儿子都死怕了。
三十来岁还没有儿子的宋仁宗被大臣们劝谏了。
“官家已经年届三十,按照天幕的理论,是黄金生育年龄的晚期了,臣等建言,请官家开选秀选取已生育一子以上二十岁和离、丧夫妇人,以子嗣为要。”
官员们的意思很明显:赶紧抓住最后的时间,和证明了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