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经常会命人在石头上雕刻,称自己‘作制明法’、‘端平法度’、‘皆有法式’,均说明秦朝时坚持法家‘以法治国’的国策,将法律调整的范围扩展到极大的程度,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建立并且公布这些法律,秦朝还专门做了一个规定,保证百姓知道法律的渠道,这就是商鞅规定的‘吏民欲知法令者,皆问法官’,也就是我们说的以吏为师,秦国的法吏在平时判案的同时,还要起到普法和法律答疑的作用。”
“而后秦律规定,官府都要抄写最新的法条,并且要核对无误,抄错了的,最严重的是要按照抄错的法条进行处罚……就和判错案会按照判错的法条处罚一样,这个规定来自于考古发现,睡虎地秦简。”
说完这些,伍爱华表情怪怪的:“其实我应该称赞当时秦朝律法严明、执法必严的作风,并且也知道只有秦朝这样规定,才能尽可能杜绝冤假错案……当时利益相关,想想当个法官随时会因为学艺不精而死,这还是个每年都要学习、终身学习新律法的职业,我难以抑制地要共情秦法吏,并且真的会谢,毕竟我是真的有可能考公务员当法官的啊!”
第49章
真的有可能会当法官的伍爱华是真的很同情秦朝的法吏们。
历朝历代,判错案后果最严重的就是秦朝了吧?
这么想着的伍爱华忽然看到导师,立马就闭了嘴。
伍爱华想到当初因为同情秦法吏在导师面前露了口风,而后被导师一顿教育。
“知道判错案后果严重,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判错案!”导师当时如是说道:“还没学就想着以后判错案,这种学习态度就不对,你还想着考公务员当法官?可别说是我学生,我怕被你连累了名声。”
被导师一顿教育的伍爱华:啊吧啊吧。
伍爱华:虽然但是……法律也有很多模棱两可的空白啊!有些就是无法可依不知道怎么判啊!
当然,这种不知道怎么判的情形多数出自于民商事领域,秦律绝大部分都是刑律,秦法吏应该比较少这种疑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