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路了!”
听了伍爱华的话,刘启没有说话,周边所有人听着伍爱华对于王夫人谋划的推测,都不敢大声喘气。
伍爱华这时候继续说道:“事实上,如果不是王夫人足够受宠,刘彻也足够受宠,刘启应该大概率不会废掉刘荣立刘彻。”
“我们之前提及,西周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实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如果不出意外,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比如刘邦最终确立的继承人就是嫡长子刘盈,刘邦长子不是刘盈,但因为吕雉是妻子,所以刘盈是嫡长子。”
“刘恒捡了皇位之后,立刘启,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其实一开始也不是刘恒的妻子,但是因为当时刘氏诸侯和大臣们诛诸吕,所以刘恒的王后吕氏和吕氏的儿子们都被杀死,最终窦太后封后,刘启就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已经实际掌权吕雉冷笑:好啊!很好!诛杀诸吕?刘氏欺人太甚!
已经矛盾无法掩盖的吕雉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扶苏和刘荣都是庶子中的长子,但是因为他们的父皇没有嫡子,所以按照立法,他们都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一开始的时候,刘启应该是真的想过要传位给刘荣的,因为主少国疑,国赖长君,刘启过世的时候刘彻才十六岁,可以说但凡刘启少撑几年,刘彻继位时就是个儿童。”
“孤儿寡母这种设定,一般就是那么两三个发展方向,要么手下大臣和赵黑胖子,自己去坐了皇位,要么寡母太后摄政,要么摄政大臣权倾朝野。”
“古往今来,童年登基还能把掌权的太后权臣斗下去的小皇帝,也就那么几个,最出名的就是康熙,”伍爱华摇头:“幼主登基,实在是一种风险远大于收益的选择。”
“所以当时刘启废太子立七岁的刘彻为太子,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这事说到底,还是栗姬和刘荣这对组合不太行。”
“如果刘荣行,那栗姬再怎么折腾,刘启肯定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汉朝太后权力比较大又如何?实在不行临死之前把栗姬一起带到地下去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