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之前说过的商朝律法有关,商王一直强调自己是君权神授,连判刑都要神判天罚,将自己摆在了天神代言人的位置上,而周朝想要推翻商朝的统治,就必须要推翻商王确立下来的神权思想。”
“所以周公是怎么做的呢?他聪明地提出了一个政治思想原则:以德配天。”
“按照周公提出的这个原则,他推翻了商王朝所谓的商王是神之子,认为天下众生人人平等,谁拥有更多的德行,谁才会拥有天神的青睐,天命所归。”
“周朝提出的德,即为敬天、保民,而明德慎罚就是一项保民的举措,杜绝刑罚滥用,以此来获得民心。”
“秉持着这种思想原则,西周对于刑罚适用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规定。”
“首先,西周区分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并且区分了惯犯和偶然犯罪。”伍爱华赞叹道:“这一原则在我们现代依然适用,延续了几千年,在当时能够提出这一观点,不得不说太厉害了。”
“现代大家都知道,故意判刑一定会比过失严格,将犯罪动机纳入量刑考量,这都是几千年浸润的价值观,”伍爱华说着:“对于夏商和之前的华夏人,可并不会将这件事情作为常识。”
“这项常识早就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孩子告状都会说‘他是故意的!’‘他不是第一次了!’,政府执行相关政策的时候更是会考量动机和次数。”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行政处罚对于第一次触犯会有一个‘首违不罚’制度,国家印发了‘首位不罚’的清单和执行要求,对于符合要求的违法行为,第一次触犯的时候,都不予处罚,”伍爱华解释道:“例如马路上交警叔叔问你是不是第一次的时候,只要你别傻乎乎地说自己不是,一般都会处罚地比较轻。”
【第一次什么?第一次忘记带头盔?】
【可是我第一次违章停车,交警蜀黍依然给了我罚款啊】
“首违不罚?”汉文帝琢磨着这个政策,觉得很有意思:“有些影响不大的行为,第一次的时候不处罚,确实是一项仁政,第一次还能说是不知者不罪,第二次就是明知故犯了,我大汉或许也可以试试?就是要确定一下到底哪些可以用,总不能第一次杀人都不处罚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