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少卿了,咱就是说,这怎么能比呢?更何况,少卿这种官职还有平替,中书省门下省的宰相有平替吗?”
“对于有些人来说,政治前途受损,是非常大的痛苦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痛苦远远不够,犯法之后只需要接受前途可能受损的精神折磨,甚至如果和皇帝关系好,前途依然一片坦途,这种制度庇佑下的高层怎么可能好好学着做人?只能说吃枣药丸!”
“除了八议和官当之外,唐朝的请、减、赎也很离谱,这个是唐律明文规定了,除了享受八议特权之外的官员、贵族如何获得宽免。”
“这么一看,难怪人家唐人要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了,”伍爱华连连摇头:“家里出一个杨贵妃这样的宠妃,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别说杨国忠获得了多少权利,就是一家老实巴交,父母兄弟子侄不都符合了八议的范围?”
“要知道,东晋时期那谁,庐陵太守羊某,他名字我不会读所以不记得了,负责判案刑罚,一次就错杀了一百九十个无辜的人,但是因为他祖姑姑是皇后,议亲,竟然免除死刑,”伍爱华感慨着:“祖姑姑这么远的亲戚关系,这是家里嫁一个女儿进皇室,可以直接庇佑三四代?”
杨贵妃这三个字一说,别人还没有反应,李瑁算是明白自己的处境了: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李瑁现在就一个问题:我究竟是早死,还是……?
第29章
这时候的李瑁,还是偏向于自己是早死的。
武惠妃尚在,且为皇帝宠妃,作为宠妃之子,李瑁从李隆基那里得到的父爱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而且李隆基这时候还是非常有明君之相的,李瑁暗自猜测,估计是自己早死,然后玉环和父皇就像武后和高宗一样看对眼了。
自己死都死了,也没办法阻止他们不是?而且那可是父皇,就是现在自己活着,难道能够阻止?
李瑁宽慰自己:就是不做父皇的后妃,自己早早死了,玉环她们也会有入幕之宾的。
唐朝男性对于自己年轻的妻子在死后会守贞并没有坚定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