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就是李斯把持朝政那么多年来,朝中文官根本就没人的的才华压过他去。泱泱大秦,是真的没有人的才华高过他吗?自然不是,而是那些有才华的人根本上不来。
所以想通这一点后,苏叶才会开办学堂,就是为了让大家报国有门,而不是让朝廷只成为某人的一言堂。
至于张良。其他人或许是为了投效有门,为自己和子孙后代争一个前程。但是张良身为一个韩国贵族,一直战斗在抗秦的最前线,除了报灭国之恨,她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所以,秦朝统一六国后,对始皇老爹的刺杀不断,就是因为六国贵族的灭国只恨。张良自然是归在这一类的。
后来张良跟着刘邦一统天下,那是在秦国灭亡,自己大仇得报后。就是报完仇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了。同韩国的存亡无关,也同家族无关。
而在刘邦一统天下后,也没见他非要死气白咧的光复韩国,而是坚定的站在了皇帝一方,坚决支持大一统。
所以,他是不反对大一统的。
当然了,这都是正史中记载发生过的事情,而现在的情况同以前的历史完全不同了。
这次攻下韩国后,因为是韩国公主刺杀秦王在先,韩国又破坏了合纵,同赵国魏国一起对付大秦,甚至还在咸阳城的地下打造抗秦的秘密基地……所以完全是理亏的一方。
加之大秦吸引六国人才的政策十分有效,六国流民到达秦国后,对秦国的归属感日强。很多人早已把自己视作了新秦人。
反观韩国,韩王昏庸,国内内斗不断,很多法规都是朝令夕改。甚至还有人借着秦国攻打韩国时机大肆敛财。
故而在两国开战之前,很多韩国人便已经迁到了秦国,不但有商人甚至还有贵族。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在这次攻打过程中,很多城池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投降了。显然大家都想早点成为秦国人,享受身为秦国人的福利。
所以这次战争的烈度,已经降低了很多。除了军队的损耗,百姓并没有什么伤亡,对一些因为战争无家可归的百姓,秦国也进行了安置。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