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么厉害,我在琢县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苏叶惊讶的说道。
若是一台两台也就算了,竟然都能建厂了,她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个消息瞒的有点儿好呀!
“一般人当然不知道了,只知道咱们的布好,纹理也细密结实。只有几个往来频繁的大客商们知道。”
从前年就发明出来的机械,苏叶到现在才知道,她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看来这次回去她要好好翻一下千机局的专利申请表格和墨家的奏报了,也好摸摸底。
想到这里,苏叶立即道:“我听说,如果有人发明了新的机械,可以去千机局申请专利号。到那个时候,只要是在咱们大秦,想用师姐的东西,就得缴纳专利费,不会白用的。
师姐,你是不是也申请专利了,专利证书让我瞅瞅可好,我还一次专利证书都没见过呢!”
“什么?”青青一愣,“你说的是真的?”
“我是这么听说的,还是我舅舅说的,应该是真的吧!好像两年前就开始实行了。”
当然是真的了,这是前年苏叶就在火器局设下的规矩,但是却并不是只限于火器。而如今千机局上马,自然审起专利来,更加名正言顺了。
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火器这种东西太特殊,没什么人申请,但是现在是千机局了,不但是军用,民用的发明也能申请专利号了。这对民间的发明者也是一种鼓励。
不然的话,那个单云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改造器械,除了希望有一张写着自己是发明人和编号的专利证书外,就是为了赏赐了。
只可惜,他对望远镜的改进已经够上申请专利了,但人却没了。
像青青的织布机这种新型器械,完全可以申请专利。就算她不知道,学院也该知道,毕竟这也是她当初设立女子学院的初衷之一。
而且若是专利申请下来,学院作为推荐人也是有奖赏的。现如今,前几年同禹英学院同时设立的咸阳理工大学堂早就开始实行了,反响十分的好。
只不过这个咸阳理工大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