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和湖广会馆等,逐步发展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石板滩附近常有土匪作乱,为了防盗保家,场镇上习武之风盛行。
晚上,族长廖家华召集廖春雷的伯伯、叔叔和部分族人来喝酒。
席间,廖春雷给大家讲自己在山东参加义和团,率众杀洋鬼子和清兵的故事。
族人们早已对洋人和腐败的清朝政府恨之入骨,齐声称赞廖春雷的英雄壮举。
原来,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清廷为偿付洋人巨额的赔款,加重了对各地民众的压榨,致使民怨沸腾。
四川省每年分摊赔款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吏以各种名义把赔款分摊到农民身上,使得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四川今年又遭遇大旱,石板滩镇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食芭蕉根、榆树叶、草根等充饥。
而官府仍加紧摊派赔款,增旧税、加新税,逐级贪污搜刮,致使农民对洋人和清朝政府的仇恨与日俱增。
全川乡村发生了吃大户,抢粮和抗摊派赔款的斗争。
石板滩廖家主要靠手工染织业糊口度日,可是,苛捐杂税压得廖家的土布染坊难以为继。
族长廖家华告诉众人,自古以来官逼民反。
邻近的资阳县,农民揭竿而起,在李钢中和刘自强的领导下,成立了红灯教。
凡加入红灯教的信徒就不上粮,不纳捐。
大家打富济贫,把有钱人的粮食拿来给大家分。
红灯教贴出“灭清、剿洋、兴汉”的揭帖,号召百姓烧教堂、杀洋人、杀贪官,抗捐抗税,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
廖春雷听到“刘自强”三个字,心想莫非是山东义和团那个刘自强,那我一定要去拜访他。
廖春雷认为,现在四川有很好的“反清兴汉”基础。
心想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彻底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
大家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个肤色白皙,眉清目秀的矫健少女。
她身穿月白色短衫,头戴青色丝巾,腰挂七星剑。
看上去十六岁上下年纪,风风火火地走到族长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