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子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阿娅,我要,我就要。”
旁边的嫂子拍了一下自家孩子,“不成,那一小点的东西就要两文钱,都够买两个大馒头的。阿娅手里钱不多,等回头赚的多了,再过来给你买。”
孩子吸着鼻子被母亲带走,眼睛还粘在糖画上移不开。
这次拿出来卖的糖,可不是麦芽糖,麦子如今在延越还是很珍贵的,可不舍得如此铺张地用。
冬日在大棚里种了一亩地的高粱,高粱全部变成了种子重新种到了地里,秸秆也没浪费,带回去熬了秸秆糖。
高粱秆又叫甜杆,里边含有比较高的糖分,去了外皮和缩小版的甘蔗差不多。现在糖多稀罕啊,这东西可不能浪费了。
伏苓正看得入神,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想吃糖了?”
说话的正是常念,这会儿周围都围着孩子,他也不好独给伏苓买,于是从荷包里拿出几文钱,放到她手里说:“祭司请你吃糖。”
说完,朝她甜甜笑了一下,跟厉走了。
这会儿两人也绕着东市走了一圈,厉侧头说:“和咱们预料的差不多,rou铺和菜店生意基本没人光顾。”
“很正常,现在大伙儿家里都有,没人会过来买。今天卖不出去,晚上都送到役人那做晚饭,只叫族人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就成。”
东市依次过去,有新鲜的物事,也有日常吃用得。这倒也不全是祭司的家产,部落的门面也占了一半。比如rou铺、布庄、铁匠铺,都是部落开的。
怕他走累了,厉带着人坐到秦巧嫂子的小吃铺前要了两杯水。“走了一圈,发现还是祭司大人会做生意。尤其是粮铺,才不到半个时辰,今日的面粉就卖光了。”
常念嘿嘿一笑,“你还说呢,要不是再有一个月小麦就收获了,就咱家那点麦子根本撑不了多久。部落的麦田不多,没想到反成了推行货币流通的契机,等大家分到手里的麦子都吃完,还要来我这里买。放心,祭司可是只认铜钱的!估计最多几个月,应该能把发物资转变为发工钱。”
只是两人都没想到,本以为要几个月完成的事,结果只过了半个月便推行了下去。
毕竟发工钱和发物资本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