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去学习。
淳于越颤颤惊惊的刻着字,他的刀工很不错。刻的字都很大气,看着就舒服。
白稷轻飘飘的如鬼魅般坐在他后面,“老淳,秦国的启蒙篇,你知道吗?”
“知道,以三人为主。”
谈到这个问题,淳于越瞬间不困了。
“秦推行小篆后,分三人著。前中车府令赵高所做《爰历篇》,太史胡毋敬《博学篇》,丞相李斯著《苍颉篇》。”
“你有竹简吗?”
“额,这些皆是启蒙篇,越未有。”
靠,要你有何用?
“不过,越倒是还记得《苍颉篇》。”
淳于越很喜欢欲扬先抑这套,前面先扯一大堆,后面再来个‘不过’。
“来,念两句我听听。”
淳于越撸起袖子,放下手中笔刀,清了清嗓子。
“苍颉作书,以教後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勉力讽诵,昼夜勿置。苟务成史,计会辩治。超等轶羣,出尤别异……”
大概一千来字,读起来倒是还算通顺。就是有些字让白稷都有些懵,属于古字。刚开始白稷想过推行简体字,后来想想还是算球。
秦国推行小篆才两年时间,他又把小篆给推了,要普及简体字。别的不说,光是淳于越估计就想要拿刀砍死他。
他们好不容易适应小篆了,又得学简体字?
算了,还是消停点吧。
讲道理的话,白稷是觉得作为启蒙学还是《三字经》《千字文》更合适些。只要适当的把里面部分内容删减掉,还是可以的。
《苍颉篇》不差,只是有些语句颇为晦涩。
白稷本身就会一点,加上现在也有启蒙篇,两本书加起来才值两千,白稷现在一天修炼消耗的就得要三四千点。
系统商城里的东西应有尽有,根据秦国现有水平和实用价值来定价格。打个比方,白稷花费大价钱买了《千金方》后,很多医书的价格都随之暴跌。
……
……
又过了几日后,徐福的亲眷也都来至咸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