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勤点了点头,这才知道杜中宵找自己的用意。放牛的还好,牛性子温驯,身子弱一点没关系,马的性子烈,没点力气还真放牧不了。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杜中宵一见陈勤,便觉得他跟种马有一种气质上的相似,不然卢赛寒早就一脚把他踢开了。气质相似,工作也应该顺手才对。
杜中宵做了知县才知道,这个年代州县都有自己专门的牧场,主要牧养的就是牛,永城县养着的就有一百多头。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因为种种原因,价格不高,单独的农户饲养起来不划算,只好由官方规模饲养,农忙季节租给农户。羊一口五百文,猪一般一贯到两贯,牛只要五贯,而骑乘的马却要二十贯以上,牛的价格在肉用的牲畜中都算便宜的,谁家去养?
第69章 什么都要基础
永城附近的汴河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一部分,河堤俗称“隋堤”。离隋堤不远的一棵大柳树下,杜中宵指着周围对陈勤道:“西起隋堤,北到莲花池,便是本县的牧场,东边、南边各有堠界。现今这里养了一百六十余头牛,二十余匹马,还有两百余只羊。马多是母马,几匹公马做种马之用。”
说到这里,杜中宵指着不远处的马棚道:“那里三匹种马,是我花大价钱从京城买来,专门做配种之用。原有的种马,这两日便就去了势,给县里的官吏使用。除此之外,如果‘公社’赚了钱,也还会买些牡马回来。这三匹种马,品相优良,都是从西北贩来中原,前朝唐马的后代,极是珍贵。你到这里最重要的事情,便就是用这三匹西北种马,多繁育些良马出来。”
陈勤挠了挠头道:“官人,小的并不会牧马,何时配种,怎么知晓?”
杜中宵朝远处一个干瘦的老头招手:“吴阿大,你来。”
那老者上前行礼,杜中宵道:“如何从种马取精,配种到选好的马里,你教给陈勤。”
那老者猥琐地一笑,从怀里取出一段肠衣来,给陈勤看,口中道:“本地多产此物,集市就容易买得到。让马把精弄到此物里面,再浸到温水里——”
杜中宵一摆手:“这些事情你们以后再讲,我这里还有其他事情吩咐。”
吴阿大急忙把肠衣收到怀里,拱了拱手,退到一边,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植物育种人工授粉,动物育种则人工授精,杜中宵前世的记忆里,对这种事情还是有印象的。别的不说,他前世农村的墙上,好长时间都刷着优生优育的标语。怎么优生优育?人他不懂,动物幸好生物课上讲过,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的,那就是精选父本母本,把优良性状遗传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