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9节
史强认得官服,急忙行礼:“见过官人。小的原在汴河上跑船,今晨才到这里。”
杜中宵点了点头,见那边两个兵士抬了饭来,对史强道:“你们且去吃饭。这一位是金孔目,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前去找他。这一带垦田,只要你们卖力干活,必亏待不了你们。”
史强谢过,带着妻子孩儿过去领饭。见是每人两个馒头,一块咸菜,一大碗粥,甚是满意。
周围看了一遍,杜中宵道:“现在才十几户人家,当不了什么事。你们要广贴榜文,特别是渡口码头处,务要使人人皆知。常年在汴河上跑船上的,怎么也有数万人家,他们冬天衣食无着,总有人愿意不顾辛劳来我们这里做活讨碗饭吃。不要担心钱,我们那处烟火作坊做得大,会有钱进来的。”
金书召勉强答应,心里还是为钱粮的事情担忧。在他眼里,杜中宵终究年少,未经世事,做事情不知轻便。把人招来,一旦到时钱粮见底,没了饭吃,闹出事来就不知如何收拾。
杜中宵并不在意,早在前些日子他制烟花的时候,便就派人带了样品到东京城里,早就找好了买卖人家。这个时候就显出行会、牙人的好处来,官府的生意,他们都小心翼翼。这个年代火药配方相当不精确,烟大火少,东京城里虽有烟花,既不能在空中绽放,又没有颜色,相当原始。杜中宵按着前世学的焰色反应的原理,在里面加了各种物质,绚烂多姿,几个牙人早就答应见货就付钱。
诸般查看完毕,杜中宵站在棚子前,看着无处马蒙的庄子,面色严肃。不但是垦田用外地人,就是管理的他也用自己州城带过来的人,就是要用这些人,冲破这一带的社会格局。
第20章 官哪
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流,韩月娘道:“到底是汴河边上的大码头,一样是县城,这里可比我们临颖热闹得多了。依我看,都快要赶上许州城了。”
杜中宵笑道:“那是自然。这里多少生意人家,买的卖的,周围数州都汇集在这里。”
其实永城县城不大,论面积与临颖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商业集中,店铺众多,看起来就繁华多了。
今日无事,杜中宵带着韩月娘到县城来,闲逛一逛,散散心。韩月娘出身小户人家,没有大户人家女子的规矩,也不会她们的娱乐。在州城的时候,还有其他官员家里走到,到巡检寨便就百无聊赖。
正在街上走的时候,前面的柴信突然道:“咦,那边酒楼上坐着的不是马蒙?官人让永城县将他收押,审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