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楚飞扬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着他过来这几年的经历。
89年下半年过来,在村里适应了两个月,然后拿了钱来到镇上发展。又经历了90年亚运会,虽然他们这里离京城比较远,又比较穷,不能特别感受亚运会的热闹情景。
但亚运会的开始却也代表了华国经济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亚运会结束,镇上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批发了小商品出去卖。因为兜里鼓了,所以几次小下岗风波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过自从95年,下岗潮就越来越大了。也正式因为如此,批发市场的生意越来越好,几乎整个北河市都会过来这边批发货物,四散着售卖。
据徐书记说,北河市收到下岗潮影响是最小的,有其他的市因为大下岗,甚至还导致不少人无家可归。因为宿舍是厂里的,厂子破产宿舍也会收回去。
甚至还有跳楼的,抢劫的。
下岗带来的坏影响非常大,但这一步也是国家必须要走的一步。因为很多厂之前因为各种接班制度,养了太多的闲人,整个厂子入不敷出,再加上没有什么经验,花大价钱进的流水线压根无法运作,最终也只能破产下岗。
原本这边最大的机械厂都裁撤掉了一半的人,或许是因为从几年前财务卷款,到今年厂长被抓,那些职工竟然十分平淡的接受了这次裁撤。
然后转头就去做生意了。
但他们的食品加工厂却扩建了两次,如今员工都突破了一千人。
每天订单雪片似的飘来,宁记炒货和云飞酱菜,酸菜,辣白菜以及卤味生意,辐射了周围两个省。
光北河市,宁记炒货店和云飞卤味店加起来都快一百家了。全部都是从厂里拿货,这一批量绝对不容小觑。
不过他们虽然当年炒股赚了几百万,还贷款了一千多万,不过并没有影响生意运转。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的收入已经可以完全满足银行那边一年内还款清楚,加工厂的盈利完全就是纯收入了。
商业街那边如今就是纯的吞金兽,每个月结算一次工程款,大把大把的票子左手进右手出,这么多年,他们俩人账面上存下来的可以自己使用的现金,都没超过十万块。
什么名表,豪车,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