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本能卖上百块。结果华国有个老板买回来就给拆了,研究明白找了厂子生产,直接把防风打火机的价格从上百块压缩到了几块钱!
不得不说,华国人脑子确实灵活。
楚飞扬道:“把炒货作坊做成工厂,多注册几个商标,以后卖成品炒货盒子上都印咱自家的商标。让别人一看到这个商标,就知道是咱家出的。”
宁贺云还是不明白,“那就印呗,谁还管着咱们印什么呢?”
楚飞扬脸一沉,宁贺云连忙道:“注册商标是吧?去哪里注册?哎呀这个我也不懂,你教教我。”
九十年代初期,注册商标还是一件新鲜事。毕竟电脑都没有普及,设计图样要找老师傅雕刻,雕刻完了搭配字体。
折腾了小半个月,才把几个商标都注册完。
什么满口香,满嘴香,粒粒香。还有楚记,宁记。反正花了不老少的钱。
弄完这些,楚飞扬又张罗着做礼盒。
包子铺和快餐店用的楚记,礼盒里装的是鸭货,辣白菜。包装还挺上档次,里面都用的是密封塑料袋包装,然后有单独的小盒子,再放进纸叠的兜子里面。
纸袋子用的是大红色,采取最传统的那种设计,把楚记两个字印上去。
炒货店原本也想用楚记,但毕竟炒货方子都给出去了,楚飞扬坚决不同意。最后用了宁记满口香,一包炒货一斤,塑料袋上也印了标签。
不过这时候印刷技术不咋地,那塑料袋上标签颜色一摸就蹭一手。
宁贺云从东北那边进了几千斤的干货,一万块眼瞅着就没了。还好这些货物下车就开始进行制作,做好了装袋摆出去,一天能卖一百多份,钱很快就回笼了。
就连徐二叔桌子上都摆了两个纸袋子,一个是楚记卤味和辣白菜,一个是宁记炒货干货。
这些东西都被徐二叔做成了伴手礼,过些日子他要带着人去市里拉投资,正好能把这些玩意当礼物送出去。看着大气漂亮,还花不到几个钱,比烟酒合适多了。
毕竟算是“地方特色”嘛。
弄完这些东西,楚飞扬又带着宁贺云注册了两个公司。
一个是食品加工公司,一个是商务贸易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