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又快又急,降雨量虽然大,但是不持久。
第二天,雨还是没停,眼看柿饼的外皮有一点点发黑晦涩的迹象了,秦溪唐颖商量过后,打算,用炭火,把柿饼给烘干。
这要是再等下去,用不了两天,这柿饼就成黑不溜秋的黑球了,到时候,口感不好不说,还容易坏。
与其坐等天晴,什么都不干,还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柿饼用炭火给烘出来。
好不容易弄回来的柿子,要是这么被糟蹋了,别说秦溪唐颖了,就是秦江何远都不答应。
必须得想办法,把柿子给保存好。
四人动作很快,笼子架好,一共三层,所有削皮晒的柿子都在里面了,还好之前晒了两天,柿子的体积缩小了不少,再说,柿子的表层早就已经干了,哪怕放的紧密一些,甚至堆叠放置,也没事。
笼子底下铺了一斤多黑炭,不多,用一点点松针,引燃,直到烟雾尽散后,就可以用竹席子,把笼子给围起来了,顶上则盖了一块布,这样,是为了尽可能的锁住热量,集中烘烤里面的柿子。
接下来,他们就不用管了,如果炭火烧完,还没烘干,到时候,再加点炭进去,继续烘就行了。
现在的天气,已经彻底凉了下来了,虽然说还不至于烤火,可早晚穿件棉衣,是刚刚好,至于白天,则可以穿两到三件长袖衣。
这时候,布料珍贵,想集齐春夏秋冬四种衣服,是不可能的,准确点来说,他们只有夏冬两种衣服,秋天跟春天,则是夏冬两种衣服的叠加。
还不是很冷的时候,就穿两到三件夏衣,比较冷了,棉衣就可以上阵了。
三天后,天空才放晴。
虽然太阳已经出来了,可到处都是湿滑一片,一踩一脚泥,还有可能摔倒的那种,所以,绝大多数村民这个时候,都会选择窝在家里。
毕竟林子里的柴火都是湿的,现在还不是进山的好时候。
秦溪跟秦江在家闲的没事干,穿上胶鞋,拎个篮子就出门了,两人打算去山上转转,说不定能找到些菌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