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这一席饯行宴不可谓不荣耀——连时任副相的吕惠卿,都拨冗出席,向沈贺等人敬了一杯水酒。
只可惜,话不投机半句多,吕惠卿喝完这杯酒,便推说还有其它要务,匆匆离开了。
等到“闲杂人等”离开,长庆楼的大閤子里才气氛自如,一众至交好友索性将离情别绪抛在一边,尽兴喝酒唱曲。
董三娘抱着琵琶,坐在席间给众人凑趣。
“各位听过苏子瞻公近日新作的一首《江城子》否?”
董三娘在开口之前,手挥五弦,她抱着的琵琶发出“铮铮”一声响,声调铿锵,似乎有金鼓之声,立即将人们的注意力尽数引来。
明远一听“江城子”这三个字就立即来了精神:“可是苏太守在出猎之后所作?”
“正是!”
董三娘向明远盈盈笑着颔首。
“据说,苏太守出城,有上千百姓随行。苏太守还曾说要亲自射虎呢!”
这一下众人全来了兴趣,纷纷请董三娘演唱。
只听董三娘手中琵琶弦动,传出一声,清亮激越,似可裂帛——她手下的琵琶众人听得多了,还从未听过如此铿锵的开场,顿时精神一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1……”
董三娘是一介妙龄女郎,嗓音娇柔,唱出这样的句子本有些违和,但是她的琵琶声激越而铿锵,令她清亮而高亢的声音也多出了一等昂然威烈的气概。
整座閤子里一叠声地喊好。连长庆楼其他客人都忍不住探头观望,寻酒博士打听,那边閤子里究竟为什么这么高兴。
明远对这首小令自是再熟悉不过了,只是此刻听来,只觉得苏轼有时会太过自谦——“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如今也不过三十多岁,纵然鬓微霜,当真又有何妨1?
有时苏轼又雄心壮志得十分可爱——“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1”为了报答百姓随太守出行,便要学着当年孙郎的模样,要亲自射杀猛虎。
这时,董三娘手中的琵琶声渐渐转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