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就像他当初上元夜时在京兆府城楼上观灯时那样,独自于无人处哭泣。可一待明远将视线转来,种师中又勇敢地扬起哭肿了双眼的那张小脸,向明远努力咧嘴,想要挤出一个笑容。
“可是……”
苏轼拈着胡子,手上一重,顿时拈断了一根。
他颏下的胡子本就稀疏,又少了一根,免不了有些懊恼,忍不住便问:“如此一来,你明家与种家,又如何传宗接代?你们身后,又会有何人为你们祭祀?”
明远忍不住大笑:“苏公为我们想得长远。”
“可是人死后万事皆空,哪里还会知道有无人祭祀——”
“再说,我师兄说过的,大丈夫若能建功立业,何愁身后无人祭祀?”
明远一说到这里,种师中立刻像是受到了鼓舞似的,随手揉了揉眼睛,向明远真心大笑,表示赞许。
要知道明远竟能将三年前种建中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足见心中确实是有他阿兄的。
种师中正在得意,忽见明远转过脸,眼中蕴着笑意望着他——
这少年这才想起他那天躲在苏轼的大车里偷听,还听到阿兄说过另一句:“种家不是还有师中吗?”
——怎么又转回到我身上来了?
种师中一时又是好笑,又不由自主地咬牙。
苏轼这边知道再也劝不动明远,低声叹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他主意已定,当即抬起头,慨然道:“远之,你放心,今日某为你见证,日后若是彝叔胆敢不认……”
种师中也赶忙道:“明师兄放心,我阿兄那性子你也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一头撞到南墙上……他绝不会改变心意的。”
明远真想开口问一声:端孺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呢?
一时间简简单单的礼仪既成,苏轼轻声叹道:“如今,我们就等着彝叔平安回来了。”
随着这声叹息,明远的心思似乎也跟着飞远——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