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长长的篙杆抵住汴河河岸,用力一推,将船只送离河岸。
那水车主人愣愣地望着行舟远去的景象,将老张的话在心中细细咀嚼了半晌,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伸手用力一拍大腿,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那位点石成金的明郎君啊!”
他连忙转身,要工人们将拆下的纱锭再装回去。
“明郎君说行,就一定能行!”
这水车主人莫名多了些信心,随即继续咀嚼明远托人转告他的那番话——
“先粗后细,自短而长……”
第242章 亿万贯
明远当然不是什么水力机械专家, 但是他听说过一件事: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能够纺出棉纱,正是受到来自中国的水转大纺车的启发。
后来克朗普顿在珍妮纺纱机和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的基础上发明“骡机”, 完美解决了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线粗糙的痛点。
既然英国人能够将水转大纺车调整到能够纺棉线,作为水力纺纱机鼻祖的鼻祖,中华之人怎么可能做不出这种调整呢?
于是明远托老张向这水转大纺车的作坊主人带话,而老张带完一句话就跑。回到船上, 明远听完老张的转述,着实有些哭笑不得——
“老张, 你觉得那水车主人听了你传的话,就会愿意尝试改制纺车吗?”
老张一挺胸,拍着胸脯打包票:
“绝无问题。这话我是当着好多人说的。明郎君口里说的话, 向来是一传十, 十传百……就算是这家没有尝试,或者是尝试了没成功,其他用水转纺车的作坊很快也就会听到这个消息,总有人能试的出来……”
有那些闲人在场,老张这话可不是传给水车主人一个人知道的。不消三五天, 这汴河畔有水车的人家大约都会卯足了劲儿去研制用于纺棉线的水力纺车。
“好吧, 让我们在此祝愿汴河上的水力纺织机都能够改造成功……”
明远面对笑出一脸褶子的老张,只好送出这样一句祝愿。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