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茫然地摇摇头:他已经在这海事茶馆里混迹了这好几天了,耽搁一个晚上,自然是不着急的。
明远便笑着邀劳忠实重新入座:“既然如此,那你我不妨再随意聊聊。”
他望着局促不安坐定的劳忠实, 笑着问:“方才劳兄说是江西浮梁县人, 莫不是住在景德镇上吧?”
劳忠实又是一惊, 将双眼睁圆,结结巴巴地问:“小……小郎君去过我们那儿?”
明远微笑着摇摇头:“不曾亲至, 但久仰大名。”
劳忠实偷偷看了一眼戴朋兴,只见戴朋兴脸上也有些迷惘之色。劳忠实便再也没能忍住, 偷偷伸出手,挠了挠后脑。
明远见了便暗叹:如今北方诸窑名声在外。而后世赫赫有名的“瓷都”, 如今只怕还只是一个藉藉无名的小镇子。
“两位, 如今天下名窑,以哪家为尊?”
明远状似闲聊般问坐在对面的戴朋兴与劳忠实。
“定窑——”
戴朋兴给出答案。
“钧窑——”
劳忠实几乎同时作答。
两人的答案并不一样, 各自开口之后便相互看了一眼。
明远索性将身体向椅背上一靠, 抱着双臂, 微仰起头,在脑海中迅速回想——
后世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
据传汝窑兴盛二十年便遇上了“靖康之变”,算起来现在应该还未兴起。
官窑的产出向来为皇家所垄断,民间轻易见不到,对后世的影响要大过当时。
哥窑神秘莫测,后世甚至无法确定它存续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只有几件表面布满“金钩铁线”的珍贵瓷器传世。
所以五大名窑为世人所熟知的,如今只有“色如霜雪”的定窑,和“窑变万千”的钧窑。
但很明显,这两座窑所出产的瓷器,多为士大夫和贵族所喜爱,因此也非常昂贵。
民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