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帛动人心,并非世人都会像司马光那样,对“利益”二字不屑一顾。
聚在邓家村的附近乡民们听见这话,都是精神一振,纷纷望向邓宏才。
只见邓宏才重重点了点头:表示他亲眼见过史尚的东家,也和对方洽谈过——是一位可靠的合作对象。
“只不过,俗语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咱们已经吃过了‘酒露’被人仿制的亏,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以后咱们再制什么新品,一定要将那‘核心技术’好好保存好,再不让外人学了去了?”
“对!”
史尚的建议马上有百十人呼应。
“史郎君你现在千万别当着我们把做法都说出来,免得那些人回去又悄悄传给自己的表弟、小舅子……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那边邓宏信、祝心思、郑来几个人相互看看,眼光再次流露出几分敌意。
“因此,请各村各家各自推选出一名代表出来参与制糖,并且立下字据,保证绝对不会将这项技术的秘密泄露出去。如果事后消息走漏,泄露消息的那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这是个好办法!”
不少人纷纷赞同。
各家推举代表,意味着这项技术只会局限于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如果再有泄露,那多半还是能顺藤摸瓜,找出人来的。
涠洲的蔗农大多个性爽快,各家三下五除二就推举出了代表。
邓家是远近闻名的大户,当晚先招待这几位代表住下来,第二天再和史尚聚在一起,详谈合作的事宜。
谁知第二天这邓家的“闭门会议”一开,与会的蔗农代表们都惊呆了。
“啊?”
“你确定?这样也行?”
来自祝家村的祝心思性格最为火爆,当即握着拳头对史尚说:“史郎君,不要欺负我们没见识,不要拿我们开玩笑!”
史尚却轻轻摇着手中的折扇,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道:“凡事都讲究一个‘眼见为实’。邓家眼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