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凌虚阁中文网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112节

第112节

里透着好奇, 来到明远身边, 坐下,开口问:“明兄如何看出这是摹本的呢?”

明远坦然地道:“很简单。”

他伸手指着卷轴,道:“这种纸是用竹料纸书写, 但这纸在东晋时无人能造,直到本朝方有人造这种纸。这是其一。”

米芾的嘴呈现一个“o”形, 却发不出声音。

他应当也是没想到, 竹料纸看起来颜色暗黄, 古意昂然,竟然是本朝才开始造的纸。

而明远, 竟能通过这一点,分辨出这是摹本。

“其二, 东晋‘书圣’王羲之与‘小圣’王献之, 所用的竹笔, 与如今的我等用的笔有些不同。晋人之笔, 为硬芯竹笔, 难于吸水, 因此笔锋处时常出现‘贼毫’。宋人之笔, 已无那等硬芯,因此运起笔来更加圆转如意, 流畅而毫无滞涩。”

米芾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但他随即一呆, 反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 这幅贴写得比原帖还好?”

明远点点头,道:“一定程度上是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米芾顿时喜动颜色,看样子很希望明远再夸上两句。

于是明远从善如流地补充道:“作此摹本的人,一定是位一代名家。”

若单看米芾的表情,会觉得这位马上就要跳起来在原地转圈圈了。

“不过——”

明远再次开口。

米芾冷静了一点,侧耳静听。

“这个摹本用墨深厚,气韵鲜润,明显是本朝用墨的风气。临写此帖的,应当是一位本朝名家吧!”

宋人用墨润泽,苏轼的字更加被人冠以“墨猪”的称号,与东晋书法的劲瘦风骨很有些区别。米芾临帖时虽然不断模拟原帖的笔意,但又不是照着描红,多少还是会带有自身用墨的特点。

明远把话说明,米芾完全懂了,立刻对明远佩服得五体投地。

“明兄真好眼力,这张摹帖,确实出自于小,小,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夜雾沉迷(半校园1v1h) 被哥哥管教的日子 情欲采集师之兽人大陆 大理寺.卿(双洁1v1破案) 昼眠(np) 掉珍珠(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