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了一小步,拱手向张载一揖。
“师命不可违,然而在学生这里,亦是父命不可违。”
张载与吕大临闻言都是一怔。
“学生幼时家贫,便是一对束脩也无力承担。但蒙先生不弃,让学生拜于先生门下,学圣人之学,窥天地之大道。数年之间,学生唯觉获益匪浅。”
明远先将老师的学术吹捧了一番,再将他家“工具爹”抬出来。
“学生之父在外经商,近年来小有所得,但每每念及幼时,欲读书而无人指点,近日常感遗憾。家父又念及如今多少子弟,如他幼时一般,不如学生这般幸运,有机会拜于先生门下……”
“此次家父命学生奉上这些束脩,一来弥补学生当年的积欠,二来也盼有更多贫家出身,但一心向学的子弟,能够拜于先生门下,得聆教诲,共研大道。”
他家“工具爹”就是在这种时候派用场的。
“务请先生收下,否则学生无法向远在他乡的大人交代。”
明远说完,一揖到底,令张载根本无法拒绝。
吕大临却依旧连连摇头:“但这不合礼制……”
谁知这时,张载伸手抚了抚颏下的胡须,微笑着开口。
“如此……书院每年可以再多收三十至五十名贫家子弟进学,甚至照顾他们的食宿。”
明远心中一热:“正是,家父正是此意,万望先生允许。”
最终张载神色柔和地点了点头,望着明远,眼中似有嘉许。
然而吕大临却严肃地补充一句:“虽是如此,远之,你可不能认为先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待。”
看起来张载与吕大临,在教学事务上更像是校长和教务主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明远连忙应下,再次行礼,这才从张载跟前退了出去。
回到师兄弟们中间的时候,明远心满意足地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又花了200贯出去。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刚才听张载所说,许是有五十个贫家子弟能跟随名士读书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