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朝中之人每隔几日都要提起一次北上,他几乎要忘却了大昌的帝都本不在此。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朕是这大昌的天子。
朕在的地方,才是国都。
但是封还是要封的。
就算这些年再怎么懈怠,作为一个在位已有二十五载的帝王,昌帝该有的皇帝本能一点都不缺,他立刻从中嗅出了对自己的威胁。
胡虏年年南下劫掠,却无治土之心。故而北府六州虽实已沦陷,但名义上还是大昌的国土。
可倘若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收复了失地,那就相当于半壁江山落入人手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再者虽名为义士,但若真的收复六州之土、据北方之地,那人会对南下没有半点想法吗?或者,那真的是义士吗?
昌帝越想越觉得心惊、越想越觉得屁股下面的龙椅开始烫人。
不仅要封,还得赶快地封。
越早把那支义军安上大昌的名头越好。
不管那人到底是个什么,得牢牢的把他钉死为义士、定为大昌之臣。
涉及了自己的安危和座下龙椅的稳当程度,无论哪一位皇帝,行动都会变得迅速起来。
只到了第二日,使者便携封赏北上。
可巧,这去使正是昌帝感念与已故月贵妃的旧情提拔上来的月家人。
但是数日后传回来的消息却让昌帝惊愕不已。
原来那位以一己之力征召青壮、收复三州的义士竟是一位尚未加冠的少年,且据使臣言,这少年眉眼竟与族姐也就是那位已故的月贵妃有七.八分相似。
虽然使者因为不好揣测天家之事没有明说,但这些消息的含义却已十分明了。
这位义士极有可能是十年前坠崖未死的十六皇子。
*
北地。
陈因抓着信的手微微颤抖,他几乎要用尽全身克制控制手上的力道,才不至于将这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