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于光绪皇帝,而暗中控制朝廷动向。
但年轻的光绪皇帝却以为慈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慈禧搬出紫禁城代表着慈禧再一次把权力交给他,于是曾经饱受慈禧心理折磨的光绪,在康有为等人的鼓噪之下,以《诏定国是》这种公布天下的形式来颁布新政。这一招打得后党措手不及,因光绪皇帝昭告天下之后,立即获得了西洋各国的支持。眼看后党只能老老实实地挨打,光绪心中格外高兴,他随即大力支持变法,只要是关系变法的奏折一律批准,只要是反对变法的奏折,光绪帝直接披红废弃,看也不看。
光绪帝偏执地支持任何维新和变法的举措,引起了军机处和六部的严重不满来,以礼部为首的一众旧臣对新政加以抵制和抨击,气得光绪皇帝一口气将礼部满尚书礼部汉尚书,四个礼部满汉侍郎全都换人,礼部的六名管事全部被废除,还真是大清国开国以来头一次,何止大清国开国,就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书也没有一口气废掉一个部的先例。但此举赢得了清流天下士子们的拥护,他们纷纷在各种报纸上宣扬支持光绪皇帝对支持新政维新变法的决心,认为在光绪的带领下,中国必定能够重返荣耀。
而帝国的中枢军机处此时也罢工了。
恭亲王奕?病逝之后,内阁大臣钱应溥也因病请辞了,军机处大臣如今只剩下世铎、荣禄、刚毅、王文韶、廖恒寿、钱应溥、裕禄(补了奕?的缺)、启秀(补了钱应溥的缺)。
世铎虽然是军机首辅,但在奕?死后总觉得自己也快不行了,于是更加不在理会军机处的事儿了,一门心思跟家中的喇嘛修行佛法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荣禄荣升直隶总督又身兼着内阁总理大臣,无暇顾及军机处,廖恒寿因为翁同龢的关系被排挤,于是谎称生病卧在家里。
王文韶作为户部尚书,户部里面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无暇顾及军机处的事儿。
裕禄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忙着处理各国交涉问题,尤其是对俄谈判尚未结束,双方就最后一些条款逐一逐字反复谈判,没有时间理会军机处的事儿。
而最后一名军机大臣启秀则是内务府大臣,对于国事没什么经验,于是整个军机处看起来人多,反倒是没有人做事——更准确地说,是没有人敢做事。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