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一看,却见一个人影儿翩翩而来,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她这话把宝玉也给唬住了,不过宝玉很快反应过来,细看之下原来不是别人,却是黛玉。
只见黛玉慢慢走来,满面含笑,赞叹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宝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答道:“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过于熟烂了,所以改个新样。原不过是我一时的玩意儿,谁知被你听见了。那林妹妹看看我里面哪里有不妥当的地儿,何不帮我削改一下?”
黛玉听了大概,知道他肯定以为晴雯没了,才多此一举,不过没打算现在就把实话告诉他。
若说了实话,她还怕他闹着要去看晴雯呢。那丫头暂时虽脱离了危险,但终归还是要养上好些日子才能好齐全的,受不得他的打扰。
想了想便道:“原稿在哪里?我帮你细细的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虽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俗滥。放着现成的真事,为什么不用?”
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
黛玉笑道:“如今都系霞彩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宝玉听了,不禁跌脚笑道:“好极,好极!到底是你想得出,可知天下古今现成的好景好事尽多,只是我们愚人想不出来罢了。”
黛玉看着手里的祭文,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想来晴雯那丫头伺候宝玉也是极用心的了,虽牙尖嘴利些,但到底是个好女儿。最后却落个被撵的下场,还险些丢了性命。
不过宝玉也不是没心没肺之人,看来晴雯被赶,对他的打击也着实过大。
“我虽不知你怎么断定晴雯那丫头就没了,但我以为凡事还是往好了去想为好。可能她福大命大,又或是命不该绝,就被人给救去了也是有的。”
宝玉苦笑:“我本也是这样以为的,可不久前回到园中,见那只坏弃的芙蓉花灯,一时想起她在梦里也曾向我道别,都是大限的征兆。而且太太也说了一些不好听的,我心里的希望就陡然间破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